客服热线:05704232298

稻飞虱发生面积2.7亿亩次,应早用药、用好药防治

   2021-07-26 百度 251 0
核心提示:稻飞虱发生面积2.7亿亩次,应早用药、用好药防治

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主要虫害之一,其危害发生面积和范围逐渐扩大。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了2021年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,其中稻飞虱偏重发生,预计全国发生面积2.7亿亩次。预测依据是当前稻飞虱在华南、江南和西南大部稻区百丛虫量一般为300-1100头,西南东部、江南中部局地最高达6-10万头;长江中下游、江淮稻区百丛虫量一般100-300头,上海局部最高4000头。



一、稻飞虱危害及发生规律


稻飞虱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,稻飞虱的若虫、成虫刺吸水稻植株茎秆汁液为害,影响水稻的营养、水分的吸收传导,引起水稻生长分蘖缓慢,出现“冒穿”“黄塘”现象。白背飞虱、灰飞虱还会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,造成水稻矮缩不抽穗或者抽穗也是黑谷灌浆不饱满。



稻飞虱的发生规律:稻飞虱具有迁飞性,可随气流(如台风)远距离从南向北迁飞,到了秋季降温再回迁。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,中后期以褐飞虱为主,褐飞虱大量发生尤其是短翅型成虫增多是稻飞虱大发生的预兆。稻飞虱生长发育适温为20-30℃,但遇到高温(日最高气温≥35℃)干旱会影响生长发育,按照以往的大发生情形总结出“夏秋多雨、盛夏不热、晚秋暖和”预判规律,如去年的天气较符合,后期大面积生产上出现稻飞虱大发生。


二、早用药、用好药防治


1、防治策略: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大蒜情况,宜采取“压前控后”的策略,多看田,早用药、用好药防治。


2、科学选药:烯啶虫胺、吡蚜酮、呋虫胺及其复配制剂是当前主流药剂,随着使用年限和次数的增多,防效有所下降。吡虫啉、噻嗪酮因抗性大而防效较差。敌敌畏、毒死蜱等有机磷类杀虫剂以触杀为主,持效期短,大发生时可用于控制虫害。新药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高效,有内吸传导性,见效速度快,持效期极长,早用药可长时间控制稻飞虱发生。为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,建议轮换使用上述药剂,如前期用吡蚜酮或烯啶·吡蚜酮,发生较严重时加入敌敌畏、毒死蜱等控制;或者前期用三氟苯嘧啶,达到长时间(20-25天)稻飞虱发生,后期发生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或烯啶·吡蚜酮防治。



3、飞防要点:在分蘖期使用25%吡蚜酮悬浮剂20-30毫升/亩,在破口抽穗期可用10%烯啶虫胺水剂100毫升/亩+25%吡蚜酮20-30毫升/亩。在水稻分蘖期也可选用三氟苯嘧啶(佰靓珑)进行飞防。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和水稻生长期合理加大用水量,如稻飞虱大发生飞防用水量要3升水以上。


4、栽培管理: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有差异,如嘉丰优2号其茎秆粗壮,对稻飞虱的抗性较好,能抵御稻飞虱的危害。合理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茎秆的角质层,有利增强水稻对稻飞虱的抵御能力。此外,不要偏施氮肥,避免水稻贪青浓绿,穗肥加大钾肥投入,能增强抗逆抗虫能力。

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湖南浏阳:因地制宜改进农机设备 助力烟稻轮作实现“双丰收”

上一篇:

新疆昌吉木垒县成功试种巨菌草 预计亩产量达10吨左右
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
0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