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05704232298

兰州市红古区“四驾马车”助力农业农村工作

   2022-01-06 百度 224 0
核心提示:兰州市红古区“四驾马车”助力农业农村工作

近日,兰州市红古区积极行动,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,围绕粮食种植、产业培育、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,提前谋划,稳妥有序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,确保全区农业稳产保供和稳定发展。

粮食种植增面提量保住底线

红古区作为兰州市重要的“菜篮子”基地,但在粮食产量中仍以“稳”当头,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。目前,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.6万亩(其中:小麦0.3万亩、玉米1.3万亩),总产量达0.52万吨;蔬菜播种面积达9万亩以上,产量达到22万吨;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、千亩“寿光”设施农业4200亩。

2022年,红古区将以建设平安产业强镇、花庄农业兴镇、红古农旅旺镇为契机,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为载体,加快创建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,新改扩建千亩精细蔬菜、云泽牛羊规模养殖等标准化基地6个,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000亩,新增设施农业500亩,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,落实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粮食总产量稳定在0.5万吨以上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.6万亩以上,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9万亩以上。

产业培育增点延链鼓足底气

如何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,红古区通过扩大产业支持力度,因地制宜构建特色产业发展体系,加大产业融合,创新多元就业平台。今年,红古区将在培育壮大15家省市级龙头企业、15家国家和省市级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、24家规模化养殖场、13个家庭农场、55家发展农资经营门店的前提下,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培育,以省级5万亩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兰州市重要的副食品基地、万亩育苗基地为依托,构建以精细蔬菜、优质果品、高效养殖、牧草花卉、农产品“产储供销”为一体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。

在农业产业“点”“线”“面”上持续发力,深入实施农业园区建设、特色产业壮大、川台一体开发、乡村工匠培育四大工程,走出一条精致高端、绿色循环、农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子,打造以精细蔬菜、优质果品、生态粮食为主体的沿湟、109国道沿线、青藏铁路沿线川地农业产业带3个。

同时,以47个坪台地为依托,按照“突出坪台地产业发展,打造乡村旅游品牌”的思路,着力发展以乡村民俗、自然生态、休闲观光等为主题的“一坪一特色、一台一产业”特色休闲农业产业体系,农业产业化率达60%以上。

人居环境整乱治脏擦亮底色

下一步,红古区将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,积极构建区、镇街、村社、保洁员“四级”农村网格长模式,进一步稳妥推进乡村发展建设,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,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。重点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0公里,完成清洁取暖及户厕改造2200户,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6个、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。

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,以109国道沿线、沉陷区和面山为重点,加快推进尾菜秸秆、废旧农膜和畜禽养殖粪污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,尾菜、秸秆、废旧农膜、畜禽粪污回收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5%以上。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,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,农村生活垃圾整治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%,老旧“空心房”拆除、房前屋后填埋率、破旧房屋修葺率均达到100%。

乡村治理破旧立新厚植底蕴

“通过‘新时代最美乡贤’评选活动、‘婚嫁新风进万家’等教育实践活动,目前,抵制高价彩礼、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,倡导移风易俗、崇尚文明、诚实守信新风尚已蔚然成风。”红古镇党委书记王致强介绍说,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,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,妥善解决农村矛盾纠纷,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。

并将积极发挥3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56个红白理事会和各镇街、村社党员干部的作用,将乡村治理工作与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相结合,有效打通乡村治理、服务群众、文明传播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以7个镇街道的34个行政村移风易俗先行示范村建设为契机,进一步完善“一约四会”,设置一套操作流程,制订一套酒席菜单,抓住文化礼堂这一突破口,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,破除陈旧陋习,引导农村移风易俗,加快构建治理有效、充满活力、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,弘扬社会正能量,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。
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农机梦想家|村主任的农机“新梦想”

上一篇:

“十四五”重点研制这些农业机器人
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
0相关评论